Insert title here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典型案例民生典型案例
强化“执破融合”,助力被执行企业工程复工续建——某置业公司执行转破产重整案
[发布日期: 2024-09-06 ] 本文已被浏览过 1255

【基本案情】

某置业公司于2009开发建设某商住,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共有房屋138套。截至2012年,房屋基本销售完毕并完成网签。201210月,因该置业公司资金链断裂大楼停工,陆续产生涉商品房销售、借款、建设工程等案件70件,涉案金额7亿余元。抵押权人要求整体拍卖烂尾工程,购房人要求续建交房,其他普通债权人要求公平受偿,各方意见不一。2014年,该公司因未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

处理结果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昆山市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若直接将公司主要财产“烂尾楼”按在建工程拍卖处置,工程施工许可证等证件难以重新办理,也难以续建验收,遂召集购房人、其他权利人协商处置方案。最终债权人决定申请“执转破”,有效发挥破产审判的拯救功能推动复工。进入破产程序后,该院积极与市场监管部门协调,帮助该公司恢复了营业执照,并推动引入约2亿元投资,用于偿还债务、工程续建。破产管理人组织多次磋商形成重整计划,向47户消费性购房人交付房屋,职工债权和税收债权全额清偿,普通债权人清偿率10%20224昆山市人民法院批准重整计划,大楼恢复施工。截至2023年底,案涉商住楼上设定的抵押权、建设工程款优先权以及职工债权均已得到全额清偿,普通债权实现了公平受偿,房屋顺利交付给了消费性购房人

典型意义

本案是全省首例在“执转破”程序中恢复企业营业执照并完成破产重整的案件。该案执行过程中,面对企业主要被执行财产“烂尾楼”难以处置且债权人众多、利益冲突严重等问题,昆山市人民法院积极践行能动司法理念,通过“执破融合”机制启动破产程序,并借助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帮助企业恢复已被吊销的营业执照,最终成功引入投资完成烂尾工程复工续建。烂尾项目的有效“盘活”,有力保护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高了债务清偿比例,实现了各方利益共赢。本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人民法院能动司法(执行)典型案例。


 
 
 
 
Insert title here
法院地址:苏州市解放东路488号  邮编:215007
版权所有: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苏ICP备102195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