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法制报】不负韶华 笃定前行——2019年苏州法院特色工作回眸
|
[发布日期: 2020-01-10 ] 本文已被浏览过 8469 次
|
刚刚过去的2019年,苏州两级法院在市委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省法院的有力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美好愿景,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倾力打造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质量司法,以燃烧的激情、实干的精神全力保障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最前列。 执行攻坚 决战决胜 全市法院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着力构建“切实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全年共执结案件101843件,执行到位金额267.2亿元。保持执行力度不减,常态化开展“天网行动”执行会战。组织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司法拘留2276人,罚款1020人。升级改造执行指挥中心和案件管理系统,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居全省前列。加强对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的统一管理、统一指挥和统一协调。完善执行查控机制,借助公安机关技术手段和强制力量,成功临控2959名被执行人。“执转破”吴江经验被《全国法院决战执行难工作全景报告》收录,并荣获全省政法工作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完成司法网拍4821件,成交130亿元,成交额在全国名列前茅。 扫黑除恶 重拳出击 全市法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紧盯积案清结、打财断血、破网毁伞等重点任务,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的强大攻势。全年审结黑恶犯罪案件77件343人,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131人。依法对徐天兴等2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的组织领导者,顶格判处25年有期徒刑。全市法院成立专门执行小组,加大黑恶犯罪案件财产执行力度,执行到位1774万元。去年3月,苏州中院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发布会,率先在全省法院发布黑恶犯罪典型案例。龚品文等“软暴力”涉黑案,被中央政法委组织的采访团作为八个典型案例之一深度报道。《人民法院报》以整版篇幅介绍苏州法院扫黑除恶工作。 苏州法院2019年度部分省级以上荣誉 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苏州中院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苏州中院团委 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吴江法院 全国法院司法救助工作先进集体:姑苏法院 2016-2018年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常熟法院 2019年度法检信息化(智慧法院)最佳创新驱动实践奖:昆山法院 全国三八红旗手:张家港法院唐奇英 江苏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苏州中院包刚 第三届司法大数据专题协作研究服务政府机关决策组优秀奖:相城法院王刚、唐灿 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虎丘法院曹文伟 裁判的力量与智慧——苏州法院部分典型案例获奖情况 2018年中国法院10大知识产权案件:“新百伦”诉中禁令最高限额司法惩罚案(苏州中院) 2018年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巴洛克地板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苏州中院) 全国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十大优秀案例:张某等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拘禁案(工业园区法院) 第一届人民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典型案例:明某某等4人申请司法救助案(昆山法院) 最高法院2019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梁某元等非法利用“名流汇”网络平台吸毒、贩毒案(吴中法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二等奖:吴佳祺诉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运输合同纠纷案(苏州中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二等奖:刘智超诉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姑苏法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二等奖:吴江市巨诚喷织有限公司执行移送破产清算案(吴江法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三等奖:袁增超非法经营案(昆山法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三等奖:迪皮埃复材构建(太仓)有限公司诉苏州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处理决定案(苏州中院) 全国法院系统2019年度优秀案例优秀奖:巴洛克木业(中山)有限公司诉浙江生活家巴洛克地板有限公司、太仓市城厢镇门迪尼地板商行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苏州中院) 江苏法院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1.孙某诉爱奇艺公司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要求赔偿;2.艾文礼受贿案;3.倪菊葆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再审案;4.赵某某与苏州市人事考试院考试违纪行政处理案 多元解纷 创新机制 全市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推进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推动在法院建立“非诉讼服务分中心”和“诉讼与非诉讼对接中心”,进驻调解人员215人,分流案件19720件,成功调解8408件。姑苏法院探索建立民商事纠纷律师中立评估机制,促进纠纷快速妥善化解,《法制日报》头版头条予以报道。工业园区法院积极探索“新相邻法律诊所”等城市社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相关报告被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司法制度发展报告法治蓝皮书收录。 产权保护 精准施策 全市法院找准司法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保护产权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审结涉企业出资、股东权利保护等案件1033件。市中院与市工商联签署共建协议,建立商会调解与诉讼程序有机衔接的纠纷化解机制,更好地满足民营企业多元、快速的解纷需求。树立最严格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念,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3818件。“新百伦案”中,依法对违反诉中禁令的侵权人处以法定最高额罚款;“巴洛克地板案”中,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全额支持原告主张的1000万元赔偿金,这两起案件分别入选中国法院年度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和五十件典型案例。 智慧审判 提档升级 全市法院深化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建立数据工场,优化电子卷宗智能编目工作,促进电子卷宗深度应用。无纸化办案“千灯方案”入选最高法院发布的第六批全国司法改革典型案例、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法治蓝皮书,并获评2019年度法检信息化(智慧法院)最佳创新驱动实践奖。工业园区法院试点开展“分离式裁判”,在庭审语音转写等技术支持下,通过“文书简化+当庭宣判+当庭送达”为审判提速。该项目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司法改革专题调研课题。将无纸化办案与执行指挥中心“854模式”有机结合,强化全流程可视化监管。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运用,与杭州互联网法院等探索建立全国首个区域司法链。 风险防控 扎实有效 全市法院依法维护正常金融秩序,审结金融借款、民间借贷、银行卡纠纷等案件26585件。市中院提级审理被害人1500多人、涉案金额3300余万元的柴某等23人“车贷”诈骗案。开展“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建立职业放贷人名录制度,完善防范识别机制。召开“套路贷”虚假诉讼专项治理新闻发布会,制作发放防范“套路贷”宣传手册。加强破产审判工作,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审结破产案件339件,处置债权422.5亿元,盘活资产85亿元。2起案件入选全省法院企业破产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队伍建设 提升品质 全市法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全市法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题展演等活动。开展“再创一个干事创业火红年代”专题研讨,专门出台文件激励干警担当作为,积极营造争先创优、务实奋进的浓烈氛围。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员额法官重返校园集中培训,举办“吴门法苑讲堂”“执行大讲堂”系列讲座。开展年度典型案例、精品文书评选,举办法律职业共同体案例研讨会、司法改革相关问题专题研讨等活动,并将有关成果结集成《裁判的力量》《裁判的智慧》出版。与苏大王健法学院等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加强高层次审判人才培养工作。 司法为民 优质高效 全市法院强化民生权益保障,审结婚姻家庭、消费纠纷、劳动争议等案件21952件。在苏大学生诉中国知网、爱奇艺等案中,既依法支持互联网经济新业态创新发展,又为相关网络经营行为划定法律底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全市法院推进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域诉讼服务系统,实现诉讼事项就近能办、全市通办。建立24小时自助式诉讼服务中心,推出苏州智慧法院APP,为群众提供全天候便捷服务。优化12368诉讼服务热线工作机制,统一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推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工作,吴江法院办理省内首例沪苏跨域立案。相城法院建立综合集约送达系统,文书平均送达时间缩短7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