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突破共益债模式 破产重整助力百年药企困境重生——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预重整转破产重整案
|
[发布日期: 2024-09-14 ] 本文已被浏览过 3524 次
|
【关键词】 银行共益债、重整价值、预重整 【基本案情】 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第壹制药)创始于1920年,是苏州开办的第一家化学制药企业,其核心产品“舒思”是当前临床治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用药。受集团母公司债务危机等多方面因素叠加影响,第壹制药先后被多家债权人起诉并申请执行。 2022年12月7日,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园区法院)对债权人申请第壹制药破产重整一案立案审查,并于2023年1月3日决定对第壹制药进行预重整。预重整期间,临时管理人协助安置职工,与供应商和代理商沟通协调确保采购与销售正常,组建招投标小组、制定投标方案,助力 “舒思”以最高价一次中标16省药品联盟集采,有力维护了企业重整价值;积极恢复动力车间续建,为企业持续扩大产能打下基础;最终通过集中评选结合公开竞价方式成功招募到投资人,引入重整投资共计3.55亿元,实现溢价率42%。2023年4月7日,该院裁定受理第壹制药重整,根据重整计划草案,投资人将在继续开发现有产品、全盘接收现有职工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与引进人才,上述草案经债权人会议各组别审议均高比例表决通过,同年7月21日,该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 【典型意义】 本案是人民法院积极运用多种破产制度工具挽救企业的典型案例。一是在执行移送破产审查阶段,人民法院经审慎评估果断同意债务人继续营业,并积极协调债权人同意对其银行账户“活冻结”,有效维持了企业继续经营和职工稳定。二是首次在预重整期间通过公开招募方式引入银行作为共益债出借人,有效降低了企业共益债融资成本,保障了动力车间续建。三是创造性采用了“综合评分+现场竞价”的投资人遴选方式,并在设计遴选方案时重点考量投资人的业务匹配度及后续经营方案,充分实现投资人引进与区域产业升级发展要求的融合。该案通过“预重整+重整”组合拳,一体实现“以破引资+产业升级”的多目标,在保留原有科研骨干和明星产品的同时,注入了新的生产要素,成功助力债务人存续式重整,为中小企业借助破产保护手段纾解债务压力、有效激活社会生产要素提供有益经验。 |